当前位置:  网站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详情页

学钢琴, 真心喜欢最重要

点击量:2877时间:2015/12/4 11:22:29

原标题:学钢琴 真心喜欢最重要

       2015宵晚会上的《斗琴》节目,让许多中国人知道了“沈文裕”这个名字。在专访的准备阶段,一直在想这样一位钢琴大师,究竟是怎样的?严肃、不苟言笑……然而在真正见到沈文裕时,才发现之前在脑海里跳跃的各种形容词居然一个也沾不上边。

生于1986年的沈文裕,完全就是一个大男孩,温和、耐心、单纯、可爱,时不时还有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语句、举动出现,实在无法将他与“钢琴大师”这个称号联系在一起。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下,沈文裕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独家专访。

关于演奏会:会呈现一场完美的音乐盛宴

华商报:初次来宝鸡,你想通过本次独奏会为宝鸡的听众呈现什么?

沈文裕:这是我第一次到宝鸡,印象非常好,特别是宝鸡的擀面皮、岐山臊子面,让我回味无穷。这场音乐会我准备的大多都是世界名曲,上半场以国外名曲为主,下半场是国内的特色音乐代表,12月4日晚,一定会给大家呈现出一场完美的音乐盛宴。

华商报:有网友认为你在演奏中融入了非常华丽的技巧,却在音乐情感的表达上有所欠缺,认为你应该谈一场恋爱来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,对此你有什么看法?

沈文裕:各有各的说法,但是我不赞同,我认为我的音乐很有情感。可能是一些听众没有听懂,因为音乐比较抽象,你每多听一遍,就有不一样的感觉,网络是一个很开放的平台,可能喜欢的会把我吹上天,不喜欢的就会说得我一无是处。不管怎样我都会保持一个好的心态,尽心演奏好每一部作品。

华商报:你怎么看待大家将你和郎朗、李云迪相比较的?你自己的优势在哪里?

沈文裕:这个我还没有考虑过,如果硬要放在一起比较的话,我想也挺有意思的,毕竟音乐没有那么多局限性。我觉得我的优势还是心态好,自己弹自己的,不会管那么多的说法。平时我也会听他们的CD,可以和自己的曲子有一个对比,例如有时候我会为一首曲子,找国内外各个大师弹奏的版本,然后加以比较,吸收他们的精华。

关于童年:我学琴不是父母要求的

华商报:很多人都说“学钢琴的孩子没有童年”,你作为一个钢琴天才,你的童年快乐吗?

沈文裕:不能说没有童年,只能说学琴孩子的童年和别人的童年不一样。我的童年还喜欢打羽毛球,不过更多的时间还是在练琴。我学习钢琴不是父母要求的,是自己先对钢琴感兴趣,然后要求爸爸给我买的琴。现在的孩子在学琴当中好像被一种错误的观念所误导,认为学钢琴都是被父母逼着,认为学钢琴是一门苦差事,其实只要自己钻进去了,完全会自己想着怎么去完成一首作品。

在音乐这条道路上,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在14岁那年没成为波兰钢琴家克里斯蒂安·齐默尔曼的学生。他本来已经答应收我,后来可能是考虑我年龄较小,需要系统的学习,怕耽误我,就没有收我,这让我非常遗憾,因为他是我那时的偶像。

华商报:有人说“在钢琴界,你的先天条件并没有多少优势,比如手指不够修长”,您对这种说法怎么看?

沈文裕:先天条件并不代表什么,我能取得成功,也并不依赖先天条件,更关键的是我喜爱钢琴,我在用脑子弹钢琴。很多钢琴大师也是如此,在弹琴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取长补短,手指不够修长,那就可以弹一些音域跨度较小的乐曲。不用在意别人怎么说,适合自己最重要。

学琴建议:放假的时候也要坚持练习

华商报:对学琴的孩子有何建议?沈文裕:家长一定不要强迫孩子练琴,急于求成只会产生“副作用”,扼杀孩子学琴的兴趣。想当钢琴家的孩子每天练琴一定不能少于4小时,但是绝对不能只求数量、不求质量,放假的时候也要坚持练琴,否则生疏了恢复起来很困难。我每天都坚持练琴,我不练琴的时间从来没有超过3天。学琴不能完全依靠老师,很多时候要靠自学,我最好、最高深的老师就是大师的CD。

上一篇:学钢琴前要知道的那些事?

下一篇:零基础 如何学好钢琴?

返回上一页→

查看更多+相关新闻

首页